双方都认罪,双方各判5年;
双方都不认罪,双方各判1年;
一方认罪,另一方不认罪,认罪方被判3个月,不认罪方被判10年。
他们该怎办?该选择认罪还是不认罪?
这就是博弈论,也叫做支付或策略选择。你的选择必须考虑其他人的选择,而其他人的选择也必须考虑你的选择;你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你的行动选择,同时也取决于他人的的策略选择。
如果两人都选择认罪,则“纳什均衡”也称为非合作均衡现象出现了。因为,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串供,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,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者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。如果自己不认罪,万一对方认罪怎么办?后果会更加严重。而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对方认罪的可能性会更大。也就是说,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当事人的最佳策略组合构成。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。
更广一点说,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,个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“纳什均衡”,也就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。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,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。只有他们都先替对方着想是,或者相互串供时,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刑期。
那我们能从这个经典的故事得到什么启发呢?
从利己目的出发,结果损人不利己。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。因此合作才是有利的“利己策略”。但合作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:
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对别人,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的方式对你才行。也就是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但前提是人所不欲,勿施于我。
双赢,源于对对方的信任与理解,把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。